以下文章來源於亞洲新能源汽車網 ,作者亞洲新能源汽車網。
智能汽車的發展融合了諸多先進科技,其中,車載液晶屏作為顯示系統的核心部件,也成為了智能汽車產業鏈中的“硬通貨”,車企圍繞車載屏幕的技術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繼車載屏幕智能化之後,高端化、大屏化、多屏化、聯屏化已經成為座艙顯示屏的新趨勢,並有望成為智能汽車一個新的風向標。
高端化
結構和技術途徑全面升級
其實,車載顯示屏的高端化主要體現在結構、材料以及技術等方面。不難看出,在消費升級以及汽車智能化的推動下,車載顯示屏的改變是肉眼可見。
在結構上,它由顯示到觸控顯示一體化、在材料上也由塑料到玻璃、而在外形上由2D到3D曲面,這些發展更加貼合了駕乘者的體驗,再加上車載顯示屏的用量大幅提升, “高端化”儼然成為了眾多車企提升用戶座艙體驗的重點方向。
大屏化
完全步入了成長“快車道”
多屏化
滿足多方面信息及交互需求
事實上,車載屏幕的本質,就是車內交互演化的一個進化階段,主機廠希望通過車聯網、OTA升級以及功能豐富的顯示屏,來保持汽車的新鮮感,吸引消費者。
對此,單一、獨立的顯示屏顯然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多屏交互成為車載顯示的重要趨勢。目前的車載顯示設備除了傳統的中控顯示屏和數字儀錶盤,虛擬後視鏡、抬頭顯示器、後排車載娛樂顯示屏、空調控制屏……各種車載顯示屏讓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
甚至有分析機構預測,未來一輛汽車或許會配備超過10塊顯示屏。
確實,在多屏風潮的影響下,如今雙屏/三屏的車機已經是非常常見了,值得一提的是,像保時捷Taycan、路虎攬勝極光這樣的豪華車型上,廠家更是直接甩出四、五個大屏,承載更多的駕駛信息、環境信息、娛樂信息等等,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它們新的“大賣點”,未來或許又有許多廠商和汽車產品將跟進這股多屏風潮。
聯屏化
提升視覺科技感與便捷性
傳統中控屏的一大劣勢在於與儀表相隔較遠,駕駛員須付出較多注意力來讀取相關內容信息、操控等相關功能,無論是便捷性還是安全性都不盡如人意。
而在聯屏方案中,儀表與中控雙聯屏共用一塊玻璃蓋板,近乎無縫銜接,在視覺上營造出屏幕一體化的科技感,極大削弱了兩塊顯示屏的之間的物理分割感,也更使得駕駛員更容易完成觸摸操作和信息的獲取。
聯屏方案最早出現於2016年,是奔馳E級搭載的12.3英寸+12.3英寸雙聯屏,此後本土品牌、合資品牌爭相搭載,而且目前正進一步向中低端車型滲透,如2020 年4 月上市的長安奔奔E-Star,該車型配置全液晶的儀表中控雙聯屏,補貼後售價區間僅6.98-7.48 萬元。
由此可見,在新的消費需求下,車企正在開啟雙聯屏,甚至於三聯屏的時代,希望通過極具科技感與便捷性的大屏來吸引痴迷智能科技的年輕消費者。
總而言之,面對大量的應用與功能的“上車”,如何完美實現車載顯示屏的人機交互、信息呈現以及內在智能屬性,是擺在車企面前繞不開的問題。
某種程度而言,車載顯示屏與消費類電子產品顯示屏趨同,除了要迎合當下主流的高端化、大屏化、多屏化、聯屏化趨勢之外,還應具備更加輕薄、更加節能的特點,取長補短進而找到多方並存的最優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車載顯示屏市場的進化。